秦川
(资料图)
我的故乡大荔有着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民俗,每年正月的“灯事”就是其中的一项。
但凡家有女儿,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,娘家人每年就要给女儿“送灯”。“送灯”时一般会送两个大灯笼和10支蜡烛,寓意着女儿一家前途光明、生活幸福美好。
接到灯笼后,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,女儿们便会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。等到女儿有了孩子以后,娘家人便会把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们,每年给每个孩子送一个灯笼和10支小蜡烛,直至孩子年满12周岁。接到灯的孩子们会在正月十一到十六的晚上挑着灯笼玩耍。
送给孩子们的灯笼要比原先送给女儿的灯笼要小一点,以方便孩子手提。除此以外,娘家还要给孩子们送各种花馍(包括老虎、狮子、龙、蛇、鸡、鱼等),我们当地人叫“送鹣”,以示对孩子们的祝愿和保佑。当小孩子长到12周岁时,外婆家最后一次给孩子送灯,当地民间称“完灯”或“全灯”,这也是外婆家最隆重的一次送灯,此后便表明孩子长大了,以后也就不用再送了。
大荔家乡的送灯礼仪非常有趣:第一年送灯,是要送上以鸡、鱼、蛇等一组动物图腾的花馍,寓意多生快生;到了第二年送灯,面塑上的图案则换成了以青蛙为主的一组动物,我们家乡俗称为蛤蟆鱼,寓意是千子千孙的意思。
家乡人们制作鹣儿时还有一个讲究,那就是要求制作的各种动物眼要大、额要宽,显然是长辈们希望祝福自己的外甥、外孙们聪明伶俐、前途无量。
在老家每年送灯这项任务,通常是由孩子们的舅舅来完成的,所以就有了“外甥打灯笼——照舅”这句歇后语了,并且这一送就是12年,中途是不能停止的。
到了正月十一、十二,巷道上就陆续有了孩子们挑起了灯笼,十四、十五是孩子们的灯笼会,也就是高潮了。孩子们打着灯笼,或是聚集在村头,或是游走于巷道中,他们小心翼翼,一路前行,一群群孩子们的灯光,照得乡村巷道繁星点点,如天上的街市,给寒冷清静的村庄夜晚增添了不少的生气。
故乡大荔人们将正月十四称为“试灯”,十五称为“正灯”,十六叫做“烘灯”,所谓“烘灯”,就是孩子们在睡觉之前,故意点燃自己钟爱的灯笼,在挑着燃烧的灯笼的同时,许下自己今年的愿望,祈愿梦想成真。
几十年前,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每年都能为孩子买得起灯笼的人家不多,父母们或长辈们便用红纸、铁丝、竹篾子等原料年年为孩子们现做各种灯笼。鉴于此,孩子们大都十分珍爱各自的灯笼,一路小心翼翼。即便如此但总有几个捣蛋鬼,趁个别打着纸灯笼的孩子们忘乎所以的时候,黑暗中对准一个纸灯笼扔出一块小土疙瘩,遭殃的往往是那些弱小好欺的孩子,随着“哇”地就一声哭出声来,接着就见这孩子一手抹着眼泪,一手提着被打灭的灯笼,跑回家向父母告状的情景。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,在人群中故意推推搡搡,便有一些纸灯笼内的蜡烛会被晃倒,从而引燃了纸灯笼,火借风势,整个灯笼“呼呼“地燃烧起来。“烘灯啦!”看热闹的小孩们便欢呼雀跃起来,哭声、闹声混成一片。有时还不到正月十六晚上“烘灯”的时刻,一些孩子的纸灯笼就被“偷袭”提前“烘灯”了。
正月十六是“烘灯”的日子。晚上,大家提着灯笼你撵我,我撵你,三三两两的灯笼对撞着,提竿提线缠结在一起,又互相撕来扯去,于是灯笼中的蜡烛歪倒了,接着就有灯笼烧着了。到了九十点钟,快到孩子们休息的时间,巷道上便会传来大人喊孩子回家的声音,越是到了这个时候,孩子们也闹得越凶,此时巷道里就会此起彼伏地传来孩子们“烘了,烘了,又烘了”的叫喊声。孩子们闹得越凶,大人们便越是高兴,大家会说:“闹火得美,闹火得嫽!”因为“烘”与“红”谐音,谁家不盼望着自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呢!
记得十二岁那年,舅家给我送了一个大大的漂亮的莲花状纸灯笼,里面还用红纸包着10根红蜡烛,配着一根细竹棍。期间我在十四、十五的晚上小心翼翼地打出来;十六晚上挑灯笼出去时,以防不测,我叫来左邻右舍几个大点的哥哥给我做护卫。我那盏漂亮的莲花灯得以躲过无数小朋友们的侵袭而安然无恙。最后,在依依不舍中,我还是用火柴点燃了自己的灯笼,并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望:希望来年还能打上莲花灯……
近几年,“完灯”习俗又在老家城乡逐渐兴起,而且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。舅舅家除了要蒸一对“老虎”花馍及别的鹣鹣外,还要给外甥们送台灯或“手电筒”(寓意前途光明),有的还送文具、书籍等学习用品,亲朋好友们也大都赠送衣服等礼品或行“干礼”(现金)。人们延续着古老的“完灯”习俗,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与期盼。
再过几天便又是一年一度的故乡灯会了,不知今年故乡的灯事如何,但“烘灯了,烘灯了!”的欢呼声又仿佛回响在我的耳畔……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