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接触《水浒传》,相信都是被武松打虎吸引来的,后来上学时,又接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,林冲风雪山神庙、杨志卖刀杀人两不误等等有血有肉的精彩故事。

大家之所以喜欢,主要是对里面的人物有种崇拜之情,敢于对压迫的反抗,敢于挑战命运的不公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物性格特点。《水浒传》作为四大名著之一,有着时代的光辉及独有的魅力。


(资料图片)

只不过最终小说的结尾,让人遗憾,梁山一百单八将起义已被朝廷招安,被朝廷舍弃,一干英雄好汉善终没有几人,只能说是失败的,其实作者施耐庵在给梁山好汉起名字时候已经暗示出起义不会成功,有一人的名字已经透露出来他就是“朝廷奸细”,这个人又是谁呢?

身份转变,内心或有不甘

宋江何许人也,一介押司,曾为晁盖等人通风报信,解了这伙人的烦忧,之后又因为这事败露,怒杀自己旁室阎婆惜,使得自己身陷牢狱之灾。

然而因为自己经常关照道上的朋友,得一称号“及时雨”。

那么他真的是这些道上朋友所仰慕的忠义之士吗?

如果是忠,为何会交上对抗朝廷之人?如果有义,怎会置一干兄弟惨死而不顾,一心想着招安之事?

事实上,宋江在被发配江州的时候,被梁山兄弟所救,但是他仍旧不想落草为寇,虽与这些人平日里有些交情,但是在他的思想里,内心从来都是不想成为草寇,不想因此玷污自己的名声。

我们暂且看浔阳楼酒醉之后他写的诗:“心在山东身在吴,飘蓬江海谩嗟吁。他时若遂凌云志,敢笑黄巢不丈夫!”

“黄巢”,是一个动摇了大唐的根本的人。而一心想晋升,想官运亨通的宋江,却在酒后吐真言,要挖了大宋的“根”,这就是所谓的有忠之士?

是对谁忠,只是对自己忠吧?直到最后,因为反诗被告发,被处以死刑,他怕了,这一次面对生死,他没有犹豫,选择了上梁山!

一直都对朝廷敬畏,不曾改变

从一个好好的公务员,一下变成了草寇,宋江心里难免有些接受不了。过去,但凡有些江湖朋友闹事,官府必定派宋江去解决与安抚,宋江也有一种被朝廷重用的感觉。

如何扭转这个局面,这是摆在宋江面前的一个课题。对于朝廷,那就要用朝廷的办事办法,每一次面对朝廷气势汹汹的讨伐,梁山好汉都一一击退。

梁山好汉何等威名,光是将领就有一百单八将,他不去想如何带着兄弟们获得更好的生活,而是想着自己怎么会有好名声。所以每次和朝廷的对抗,都对朝廷将领进行安抚,实际上,没有将事情闹大,甚至不曾激化。

更是将朝廷的将领收编为己用,对于曾是朝廷将领的几人,秦明、关胜、公孙胜等熟为交好。

直到一次,高俅亲自带兵被活捉,朝廷一看,没了招架之力,怎么办?

这面梁山越来越壮大了,只好使出一计,招安梁山!宋江听到后,简直是喜出望外啊,但也不好表露太多,只好暂缓事宜。

上了梁山之后,更受兄弟们的敬仰,自己却觉得少了点什么,少了的是朝廷给他安了一个不好的标签。所以,宋江便一步步安排自己的计划,给自己谋个出路。

招安的事,一直放在心里,其实要说,他从一开始就有这方面的计议。

只是一开始,梁山还是晁天王晁盖说的算,和他一起落草的都是曾经受过朝廷压迫的良民,本质上都是被逼上梁山。

每个人的心理上也都是仇恨朝廷的,甚至想过对抗朝廷,建立自己的政权!

晁天王,大家都很尊敬,宋江要想说服他招安,甚至当初跟随晁天王的那些人都不会同意,那怎么办?

思来想去,宋江也只能从长计议,选择夺权这一方式。

每次梁山有战斗的情况,宋江都主动请缨,让他的晁哥哥坐镇山上,自己则带一干好汉下山作战。每一次的胜利也都给他增加了威望,而实际上,晁天王被架空了且自知已晚。

梁山好汉逐渐形成了一波以宋江马首是瞻的军师集团,晁盖的影响力一步步被削弱了。

等到晁天王不想再被宋江左右之时,其实时机已晚,更可气的是,晁天王在攻打曾头市时中毒箭不幸殒命。

自此,宋江计划的第一步已完美实现,整个梁山成了一言堂,即使再多的兄弟不同意招安,甚至离开了梁山,他依然不管不顾,坚持投靠朝廷。

最终,在宋江的带领下,梁山好汉逐渐成为了朝廷的打手,南征北战,死伤无数,着实令人心痛!

名字的蹊跷,早已埋下伏笔

其实,施耐庵在取名时,就已经透露宋江是“朝廷奸细”。这一点,从“宋江”名字的谐音中便可以清晰地看出来。

宋江,又可看成“送江”,拱手送出梁山好汉打下的江山。一开始,能上梁山的好汉都是想做一番大作为的良民,随着梁山实力的增强,真的有成为一方诸侯的潜力!

可自从上台后,改变了梁山一贯的方针策略,不顾劝阻,一心带领众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,伤了好兄弟的心,最终人心涣散,让一方势力最后走向灭亡!

宋江,另一个谐音可以看作是“送将”!

从最初他所做的一切就可以看出,他的心始终是向着朝廷的,一心想的是自己如何回归朝廷,如何消除所有对朝廷的隐患。

他做的每件事还真的都是对朝廷有利的选择,不仅用自己的智慧,笼络住梁山的好汉们,还在最根本的思想上也同化了梁山好汉们的初衷,更是带着梁山的兄弟们为朝廷南征北战,就连对自己最忠心的铁牛,也可以狠心毒死,就这样一个人,这样一个将,不是真正的送将是什么?

回过头来,我们审视整篇小说,从一开始的热血激昂,到一点点出现的分崩离析,都让人不免惋惜,一切的努力,最终只是转头空。

小说作者施耐庵的用笔巧妙,更是让人惊呼编写之绝,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,特点鲜明,甚至让人不易察觉最最危险的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人,与人们向往的生活往往背道而驰,葬送了一群好汉的性命。

其实,这篇小说,写的是农民起义对抗政权,实际上细细想来就是人们身边的事,小说一开始就定好了基调,人生的事不一定都会如你所愿,总会是一会热血沸腾,一会有事令人叹息,唯有一颗平常心看待一切,才是最重要的!


关键词: